主席報告
陳國康博士
2012.11.17
去年( 二零一一年) 很多勞工階層關心的香港重大事件莫過於最低工資的實施,這個經過長期爭取,各方面社會力量的角力及爭拗,來之不易的法例,終於在二零一一年五月一日起實行,部份中小型企業僱主的反對是可以理解,但最低工資的立法,在香港社會政策發展過程,是歷史性的一步。
社會服務機構是以人為本的機構,無論是服務對象或提供服務的員工,都需要適切的關懷。大部份的社會服務機構都面對同一問題:資源不足,因為政府需要量入為出,以滿足社會上不同的需要。
錫安社會服務處各管理委員固然明白資源的限制,但亦重視要善用有限的資源及制訂適當的決策,去留住優秀的員工,加上他們對機構的歸屬感,才能提供優質服務。因此在財政容許的情況下,我們會改善員工的福利,例如很多社會福利機構以往是沒有醫療福利,我們在零八年開始提供醫療津貼,雖然並非全費津貼,但已是一個突破,而從二零一二年財政年度開始,機構更為各員工購買住院醫療保險。香港所有社會福利機構年底都沒有發放雙糧或花紅,但在社署的同意及資源許可的情况下,我們用超市禮券去獎勵員工。在去年開始我們替合資格員工提供額外每月百分之五自願性強積金供款,連同強制性強積金供款合共百分之十。
管理委員會一直深信,員工是機構最重要的無形資產,要使機構持續成長,提供優質的服務,最基本的就是讓我們的員工不斷地增值,尤其在現今變化急速的社會裏,很多新的個人、家庭和社會問題不斷湧現,使人的身心及精神健康容易受損或失去平衡,要提供專業的社會服務,紮實的理論基礎和輔導技巧、新的思維方式和敏銳的觀察能力,對處理複雜的個人、家庭及社會問題是極為重要。在去年開始,我們獲得社會福利發展基金撥款,資助一位員工進修社會工作副學士課程,今年更資助兩位員工進修社會工作碩士課程,我們希望員工受訓後,不但能獲得實際工作上所需的知識與技巧,個人專業上有發展,更能具備積極的社工專業態度和承擔,回應社會變遷的需求。
現時差不多每個星期三和星期六在街上都有賣旗活動,反映出參與籌款的機構愈來愈多,無可避免地令市民在捐款上的積極性比以往稍為遜色,籌款愈來愈困難。在未來的歲月,錫安的員工會不斷努力和嘗試,開拓新的服務和拓展新的資源;錫安管理委員會對員工福利會定期作出檢討和改善,讓每一位員工更能安心工作,善用社工的專業知識及技巧服務市民。
當然中心會員、社會福利署、民政事務局及各界繼續的支持是非常重要,我代表錫安管理委員會及全體員工多謝各位。